六月中參加由資策會舉辦的智慧醫療線上研討會,研討會中每位講者由自身專業出發,各自在30分鐘介紹關於智慧醫療的面向,在此僅簡單分享研討會中其中一個議題: 關於當前智慧一聊產業現況與幾個資訊大廠在該產業的轉型與布局發展。
智慧醫療產業雖已行之有年,但創新速度仍然緩慢,隨著這兩年Cov-19疫情的發展,才使需求大幅增長,各國政府也因之在法規加速調整應變,如美國在2020年要求全美醫療機構須採用FHIR標準,使資料之間有更好的互通串聯,接著在2021年中實施醫療機構的標準化API,要求醫院做配合; 加以科技進步,如智慧穿戴人體生理量測資訊等日趨精準,故各國開始在法規做調整放寬,以便加速醫療資訊的標準化。
以下簡介主要資訊大廠如: Google, 微軟, 亞馬遜的布局醫療資訊市場現況:
Google很早就進入智慧醫療市場,除了與大型醫院合作開發優化流程管理系統,也與電子病歷廠商、診所合作,利用自家在搜尋引擎幾近獨佔的優勢。未來可能切入的智慧醫療情境是: 患者用手機拍下身上傷口、上傳照片,患者透過影像分析便可得知罹患的疾病,進而在Google預約附近的診所,接受遠距診療服務。
微軟布局重點在醫療雲與AI工具,藉由併購在醫院與診所享有高市佔率的AI語音公司Nuance,協助醫生自動化生成病例報告,以節省醫生在術後仍需手動key in病歷資料的時間,並將電子病歷與Teams整合,提升遠距醫療的效率。
亞馬遜布局的重點除醫療雲外,也利用自家物流優勢,力求達成線上藥局的串接,自3年前收購線上藥局Pillpack後,亞馬遜致力於擴大線上藥局服務,同時串接自家的智慧語音助理Alexa,未來希望透過Alexa看診後,整合遠端藥局與送藥到府一條龍的服務。
各家大廠布局已從門檻較低的健康促進,逐漸往門檻較高的臨床診療與疾病篩檢邁進。各大廠皆從自家原有的核心技術或市佔優勢出發,企圖在複雜的智慧醫療產業取得它廠不可複製的核心位置。
參考資料: 資策會智慧醫療新樣貌研討會 35th MIC FORUM SPRING
圖片來源: pixabay mohamed_hassan / 5854 images
https://pixabay.com/vectors/doctor-medical-medicine-online-672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