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查無旅人
走過地下街、玩具店、娃娃機店,好多琳瑯滿目的玩偶公仔、組裝玩具,每個小孩的偶像跟夢幻逸品在那裏被販賣著,一番賞、組裝模型、卡通公仔……櫥窗裡曾經放著的,是我們在經濟不富裕年代的夢想跟希望。如今,這群小孩長大了,我們花更多的代價,把這些曾經的夢想跟時光買回來,組裝模型玩具就是其中很經典的代表之一。
本次接續上次的模型組裝,再更深入探討一些更細節的組裝方式、與新的模型玩法,把大家的夢想跟熱情找出來喔!
上一篇已經把組裝的材料跟工具都講過一輪了,此次是組裝萬代的 MG系列模型,裡面包含了身體的骨架、外裝甲、武器,每個部份的設計重點都不太相同。骨架部分針對的是關節的可動性與整體支撐性,會有很多小零件進行組合,加強結構、關節機構等等;外裝甲部分則是大部分可看見的地方,組起來帥不帥就看這裡了,並且外裝甲部分也是做塗裝、改造、水貼、刻線…等的重點部位,後續會跟大家做說明。
不得不說萬代的模型組裝設計是很高明的,從完成品很難看見分模線或缺點,並且易於在外裝甲進行塗裝或改造,設計非常用心。
進入本篇的主題-上墨線,在外裝甲會有很多視覺分件,通常會用一些美工線來呈現,我們試著把這些美工線塗黑,讓整體外觀看起來更逼真。這個步驟就叫做上墨線。
上墨線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了方便可以使用鋼彈專用麥克筆(以下簡稱鋼麥)。專用塗墨線的有兩種麥克筆,一種是像毛筆與細字針筆一樣的鋼麥,可以隨心所欲的直接畫在外裝甲或刻線的邊緣;另一種是流墨鋼麥,原理是利用刻線溝槽的毛細現象,將墨水流入分模線溝槽。
不管你喜歡用哪一種鋼麥,總是會有塗錯或是外溢墨水的時候,這時候可以使用鋼彈麥克筆專用的消除筆(長的很像衣物的去漬筆),畫過去就可以讓鋼麥畫過的痕跡消除。另外,硝基漆溶劑也可以溶解與擦除,鋼麥本身就是一種硝基漆料。
另一種傳統的上墨線方式,就是使用模型漆與面相筆進行。使用時將模型漆搖勻,用面相筆沾漆塗抹分模線,再使用模型漆專用溶劑進行擦拭與修整。由於分模線為凹槽,溶劑擦拭的時候只會擦拭到外部區域,因此分模線處會擦拭得很乾淨。若是使用田宮模型塗料的話,擦拭的溶劑就是大名鼎鼎的X20,從小時候到現在都一樣沒變過。
另一種使用毛細現象上墨線的方式-墨線液。墨線液就是一般模型漆的稀釋,分為棕色、灰色、黑色三種,看模型主體顏色而去選擇搭配墨線的顏色。一般是白色主體搭配灰色墨線;帶色主體搭配黑色墨線;黑色主體搭配棕色或灰色墨線。墨線液本身蓋子頭上就有塗抹的筆刷,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麻煩,上色後一樣可用溶劑進行外部修整。
這裡要特別提出鋼麥與墨線液材料的不同,鋼麥屬於硝基漆的一種;一般油性模型漆屬於琺瑯漆的一種,兩種的溶劑也都不太一樣,硝基漆對素材的咬合力比較強,後續會根據不同漆性來做複合塗裝工藝。
根據塗料漆性與溶劑強弱的不同,我們可以試著在同一個部件上面,上兩種不同的顏色。這常常發生在組裝機械人的眼睛部位,現在新的組裝模型都會在結構設計時就已經拆件,早期的模型組裝如果要塗裝的好,這類的技巧不得不學。
先用硝基漆性的鋼麥,進行黃色部分的眼睛塗裝,將完整的部件通通上色,並且一定要完全乾燥後才能進行下個動作。接著使用墨線液或琺瑯模型漆進行黑色的外框塗裝,塗的時候不用太擔心有液墨的情況,後續會進行擦拭。
最後,使用法瑯模型漆的溶劑進行擦拭(田宮X20),只會將黑色的部分溶解並擦拭掉,黃色的第一層並不會脫落,這是運用上一段講述的漆性:硝基漆對素材的咬合力比琺瑯漆強,運用此原理進行的複合技法。
模型老師推薦了鷹嘴刀給我們,建議我們在入墨線前用鷹嘴刀刻過分模線一次,讓入墨線時可以非常迅速,並且用溶劑擦拭起來也會顯得乾淨。沒想到真正難做的部分,在鷹嘴刀的刻線上,沒有後悔的機會,一刀定生死。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沒想到要把組裝模型做好,每個步驟都需要很多的耐心跟練習,我一下就做壞掉啦!新手跟老手做的模型,真的一眼就看的出來。
我要繼續做下去了!你們想去買盒模型來玩看看嗎?繼續練習進步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