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imothy Liao  攝影紀錄: 廖小熊

“身為一位設計工作者,從開始的設計動機、思考發展設計、最終最佳方案上市的過程中,肩負許多的責任,為的是完成有意義的設計、解決問題的設計、讓多數人滿意的設計。但,當設計師產出的設計交付給消費者或使用者之後,對於這一項設計能理想運作的責任,也轉移到使用者身上,是原設計開發者與設計物、與使用者,三者之間,有責任的連結。” 這是我在沉浸體驗《蛋架發表免責聲明2.0》展中與好多顆雞蛋互動之後,被喚起、回響的認知。

《蛋架發表免責聲明2.0》是兼具藝術與工業設計專業的設計師陳亮融,於2021年最新發表的創作個展。她自2020年陸續以穩定支撐”雞蛋”為核心,運用金屬(條/片/板)、木、塑膠、線、…等材料,構成輕巧的”結構設計”,圍繞、支撐著”雞蛋”,超展開”蛋架”的概念與形式。《蛋架發表免責聲明》從展名到展中的說明文字,聲明這個展覽的內容、展中所有的作品,在展出時,暫時斷開原本牽連著設計開發者與使用者的三角關係,將”責任”關係明確的僅存在於使用者(參觀者)之間。這場《蛋架發表免責聲明2.0》於台北一處老公寓新生的咖啡店藝廊空間中展出,從二樓咖啡座席在沿著老公寓室內樓梯走上三樓藝廊空間的動線中,設計師的蛋架設計手稿與幾件特別融合樓梯空間的蛋架設計,就像是直接破題的開場白,映入眼簾的每一個蛋架設計是需要連同被設計師所選定、安裝於天花板、牆面或牆角,一起視為完整設計的一部分。也因著每件蛋架作品被安裝於空間的位置,以及架設的狀態,雖然都呈現絕佳的平穩狀態,但現場觀眾可從設計師所安排”雞蛋”、”蛋架的結構設計”與”放置的空間”的和諧狀態,誘發感到滿滿”不穩定”與”穩定”感受並存的即視感。除了空間與蛋架結構設計的關係,老公寓與展出作品之間材質的對比也是另一層巧妙的靜態衝擊。磨石子地板、水泥牆,或是大面玻璃窗,相對於雞蛋更顯得堅硬,也帶來一種雞蛋掉落就破定了的危險感。

雖然現場有”免責聲明”:「歡迎蒞臨本次蛋架展覽,本次展出的蛋架皆歡迎任意觸碰與把玩。若有任何疏漏而導致活動意外,本展覽不會承擔任何賠償責任。任何進入本展場之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將蛋打破之風險,並自行將展場清理,而後於櫃檯購買替換的蛋,放置回原處。一顆蛋 50 元。感謝您的配合。」觀眾都可任意把玩作品,但也因著這張”免責聲明”,影響著現場觀眾出現各種觀展的行為。完全不碰作品的人,或是仔細打量蛋架結構設計的穩固性,小心翼翼慢慢操作的人,或是完全信任每件作品應該都是經過設計師精密的結構計算,大膽地把玩作品。果真有觀眾在現場把玩蛋架,不小心蛋從蛋架掉落破裂,真的需要自己清理,以及付出50元再購買一顆蛋放回蛋架。當看到同場中有觀眾打破蛋,影響著同場所有觀眾的心境,除了也許帶有”好險不是我、不是我”的心情,動搖對下一個作品操作的信心,甚至更留意在這展覽空間中走動的步伐、與作品的距離,避免不小心弄破蛋。《蛋架發表免責聲明》從作品看,可算是一場以蛋架為主題的設計展;從策展的安排,參觀者在展場場域中的一切互動,使這場展覽確實是一場有趣的社會實驗,而這場實驗的變因就是設計師特別在現場貼出的”免責聲明”的看展規則,使得觀眾與蛋、與蛋架共同成為《蛋架發表免責聲明2.0》完整展出內容。

更多《蛋架發表免責聲明2.0》相關資訊:陳亮融 Liang-Jung Chen 官網 liangjungch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