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imothy Liao 展覽實況紀錄:廖小熊

關注設計的朋友若為探索設計新知到東京旅行,必定造訪位於六本木的21_21 DESIGN SIGHT,它是誕生於1980年代,由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視覺設計師田中一光、建築師安藤忠雄、產品設計師倉保史朗探討日本設立一座設計博物館的重要性。這個想法促使21_21 DESIGN SIGHT於2007正式成立。秉持著不只是展示展品的空間,21_21 DESIGN SIGHT 時常展出不同的主題企劃,透過設計師如何看待世界和周圍物體的看法和觀點,主題內容常常帶有深入淺出的科普,卻又充滿創意與美學,激發人們的興趣來培養公眾對設計的興趣,成為尋找、發現與推進設計的樞紐,提倡設計是一個豐富生活、拓展想法與行動潛能的過程。每一檔展覽都讓觀眾與看過的設計專業領域人士,意猶未盡,蔚為經典。2016年台灣的啟藝文創INCEPTION 首次與 21_21 DESIGN SIGHT館方合作,將經典的企劃展—《單位展》內容移師台北展出,佳評如潮,也讓許多人期待,還能在台灣看到21_21 DESIGN SIGHT 的企劃展。啟藝文創INCEPTION花了超過一年的籌劃,也克服疫情的影響,終於在2020年的平安夜,將21_21 DESIGN SIGHT 企劃展 ,由具有研究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經驗的網頁設計師中村勇吾擔任策展人所策劃的《AUDIO ARCHITECTURE: 聲音的建築展》在台北重現。先和大家分享我們在現場的有限瀏覽紀錄。

《AUDIO ARCHITECTURE: 聲音的建築展》是建築展?空間展?音樂展演?動態視覺實驗場?一進入展中,一切都融合了,卻又可以循著策展配置的空間和動線,體驗「聲音」、「音樂」、「節奏」、「視覺」、「動態」、「人的位置」之間,體現策展人中村勇吾的論述”以一首特定音樂為基礎,試圖重新詮釋空間建構。透過空間內的影像、裝潢、圖形到文字的所有元素,連結出一首音樂的關聯性,也在各自發揮固有特性之下,讓所有元素以音樂為軸心,不斷進行和諧的連動。” 或更簡單的說希望“傳達音樂的魅力和聽音樂的樂趣,用甚麼配套可以表達得更好“、“將「音樂」這個看不見的東西,如何作為一個展品呈現出來讓觀眾去體驗”,以這些理念規劃執行這場展覽每個環節讓觀眾能感同身受。

所謂的「一首特定音樂」,就是整個展場一直不間斷演奏著澀谷系知名音樂人-小山田圭吾 a.k.a Cornelius替這場企劃展創作一首同名樂曲《Audio Architecture》(可以聽聽看這同名專輯的live演奏)。展中長達25公尺長的90度投影舞台(牆面與地面)所展出九件分別由稻垣哲朗、梅田宏明、大西景太、折笠 良、辻川幸一郎(GLASSLOFT)x Bascule x北千住設計、勅使河原一雅(Qubibi)、水尻自子、UCNV、EUPHRATES(石川將也)+阿部 舜 創作動態視覺,是不同視覺形式和解讀角度來詮釋《Audio Architecture》。看展的過程就像是參與一場充滿視覺饗宴的演唱會,或是看了九部音樂電影。
中村勇吾先生熟悉網路、系統介面、影像,嘗試依據音色、音域、音量、節奏來設計音樂的空間架構(Architecture) -「音樂建築空間」。透過九件影像創作,音樂搭配視覺,將我們很少意識到日常生活周遭熟悉的聲音、音樂和空間的關係。現場觀眾也可算是展覽的重要部分。因為在這展中可以自由地在25公尺長的投影舞台畫面中或站、或坐、或慢跑、或舞蹈,同時自拍、攝影,在不同的角度觀賞整個場域的景象,「聲音的建築」,對在這空間中,人們的影響。「人」的活動,也使投影內容場景成為空間。
好好泡透25公尺投影9件動態影像創作後,循著看展動線會繞道牆後,出現一間間的隔間,每間分別是九件作品的幕後片段與概念說明,也有可讓觀眾操作體驗,更加了解幾部作品產生的設計原理。

《AUDIO ARCHITECTURE: 聲音的建築展》展至2021年4月,於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展出。文字、照片或影像紀錄都很難將身在展中的所有感受敘述完全,只有親身去現場沈浸,更能心領神會。很值得預先準備好搭配拍照的裝扮,想好要擺的pose和表情,空出足夠的記憶體空間拍照。而且不小心會在這「聲音的建築」中逗留很久很久,或是想要二刷、三刷。

若您感興趣,也可以延伸聆聽更多小山田圭吾 Cornelius的音樂創作,據策展人中村勇吾的介紹 (覺察設計與音樂的關係),Cornelius原本即常運用設計思考創作音樂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過展覽,當我聽Cornelius每一首歌曲,腦海中也不斷浮現結構性、空間感的畫面,也許很適合工作、創作、3D建模時聆聽。也會讓我聯想到ROG G14 AniMe Matrix™ 設定動態創作應該也很搭配他們的創作。

#聲音的建築展 #2021 #跨年 #趕快去看

後記
延伸閱讀更多策展人中村勇吾對  《AUDIO ARCHITECTURE: 聲音的建築展》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