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Jenny Chu

工作越久,越想回去當學生,除了因為工作久了,沾了一身倦怠感以外,更重要的是,踏出社會後才明白,有人願意教導指點自己,實屬奢侈。華碩設計中心除了一直都與明志科技大學合作,每年都會有同學來到設計中心實習以外,事實上我們也會安排與不同的大學,透過分享會,讓我們與年輕的設計師做多一點的交流。

每次有大學生參訪設計中心的時候,都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假借採訪名義,埋進學生群裡,聽著講者的分享,透過同學們的提問,順道替自己釐清一些可能自己也許沒有完全搞懂,但礙於面子不好意思提問的問題。

學生沒有包袱,多好!

在這兩個月裡,我們分別有大同大學設計學院,以及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師生來到華碩參訪。事實上設計中心裡也有非常多畢業於這兩所大學的設計師,能夠聽畢業學長姐分享在這邊工作的點滴,相信對學生們也是很棒的體驗。同樣也是畢業於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的Finn,當天代表設計中心,與同學們分享交流。

(華碩人資部的同仁也為大家做出公司簡介,設計中心個人事業群大家長HW也為大家做一個開場)
(Finn為大家介紹設計中心的歷史、設計理念及為學弟妹解答相關問題)

Finn分享設計中心的歷史、設計理念,以及不同時代設計中心的里程碑。每次參加這類型的活動,聽到講者的分享,總會莫名其妙的被感動,Finn的分享提醒了自己當初加入設計中心的初衷。

Finn與這群剛進大學的新鮮人,算算也差了十屆,看著這群年輕人,Finn跟我說現在的他們,比起以前的自己,除了在產品設計的外觀上下功夫以外,已經必須要考慮到軟硬體的整合了。例如設計一個產品,就必須也思考到如何配合APP,把整個生態做出來,像是設計牙刷,就要設計出口腔偵測APP。這無疑是種更大的挑戰,但也是現今無法抗拒的趨勢。Finn笑說自己是十年後的他們,作為一位大師兄,Finn透過分享,想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對工業設計,對未來的徬徨,自己當年也一樣經歷過;自己選擇的這條路,能做到的就是跟他們分享自己選擇這條科技道路上的過程,給他們一條清晰的脈絡。最想跟他們說的話是:「當你喜歡的時候,內心就會燃起想要把它做好的慾望,這樣的設計往往是充滿靈魂並能深刻影響他人的。」

上周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師生來到華碩參訪,先由我們業務處企畫部,專門負責台灣校園業務服務的同仁專業導覽華碩立功大樓,說明華碩代表產品發展里程碑、立功大樓綠建築兼具智慧建築的特色,以及百貨公司美食街等級的餐廳,還有健身房,接下來,就由我們也是台科大畢業的大學長小熊來為大家介紹設計中心。

(小熊為同學們介紹設計中心,並推廣設計中心的設計理念)
(小熊熱心的分享,耐心地回答同學們所有的問題)

小熊跟我說,因為這是包裝設計專業的課程,屬於專業選修的課程,所以可以從來訪的同學,感受到他們對實務專業興趣,和一定的基礎。所以問的問題或是當場試拆解包裝樣品,都看得出來有一定的專業程度。小熊說:「同學們一開始就讀設計專業領域的科系,就開始了設計師的生涯,無論在學或是在職,就是錯中學習。學習設計像是一個介面,是我們與人們需求的介面,是我們與待解決問題的介面,更是我們與自我成長的介面。」小熊補充:「所以不限於在校的階段,所上的每一堂課,當中的演練、作業,甚至參加設計競賽,都是屬於自己的專案,同學們必須要為自己學習。」小熊當天分享當他還在念書的時候,幾個同學都會聚在一起,給自己出設計題目,周末也會到學校研究討論,有時候成果還會送去參加設計比賽獲得獎項,應該就是這種自我督促的過程,成就了小熊往後的豐富協槓人生。

當天參訪的是台科大包裝設計課的師生,理所當然當天的重頭戲,就是由我們包裝設計部的主管Mig,為大家介紹華碩設計的包裝設計。


包裝設計,顧名思義,就是為產品做其包裝。事實上華碩在產品包裝設計上,的確花了不少心思,除了美觀之外,更注重綠包裝設計(4R),分別是Reuse、 Reduce、 Recycle跟Restructure,連印製用的墨水,都要求是環保墨水。
聽Mig談論包裝很有收穫,光是上面提到的4R,Mig就可以提出許多例子。

Mig舉出設計中心為不同產品量身訂做的包裝,各自在上述4R上面都有表現。在Reuse方面,像是把配件盒實現配件功能分區放置,透過簡單操作,變形為筆電支架使用;ROG配件盒上蓋側邊特殊斜切設計,放置於筆電下方支架,增加散熱功能及視線佳等reuse design概念;Reduce方面,透過內襯隔板改造,將機台下方空間有效利用節省空間,同時也將材積變小,材料用少重量也相對變輕;不管是減少包裝的組裝時間或是減少包裝規格總類,都大大提升設計素質。在Recycle方面,運用乾式紙塑,保有吸塑的優點,但同時取代塑料的使用。運用100%回收紙張來立體成型托盤,利用結構設計達良好緩衝。壓凹/凸工藝取代印刷油墨。可回收再利用;濕式紙塑,使用環境友善的天然植物纖維,減少樹木砍伐:竹漿(生長週期短)、蔗漿(製糖廢棄物)、回收漿製程對環境無汙染,不僅材料環保,生產過程也環保。表面細緻,可運用壓凹凸、燙金等工藝。在Restructure部分,華碩的獨特的書型盒,設計有別於業界的pizza盒設計,呈現更完整的外觀,更優美的開闔體驗,華碩專利的轉軸設計,讓開闔體驗更為順暢,開盒過程中機台自動抬起,增加消費者的開箱驚喜,同時更便於產品取出,提升開箱體驗。

Mig及設計中心的包裝團隊,也為同學們準備了不同的盒形,讓大家可以實質的感受一下我們設計的用心。

(Mig非常用心的為同學們講解有關包裝的種種)

(同學們也試試看組裝的體驗,資深包裝設計師傳明也耐心的在旁邊指導講解)
(經過設計的巧思,反覆的測試,設計中心的包裝團隊成功的把包裝的各方面規格,調整到最合乎經濟及環保效益)

Mig說:「來訪的老師和我一樣這業界都二十幾年了(老師好像30幾年) ,希望將開箱體驗透過設計共好的活動推廣出去,也就是將好的包裝設計推廣出去。看到學生對此感興趣動手琢磨研究其中結構,和老師都覺得很感動!未來也不排除有機會與學生來個設計交流,從學生消費者的角度來設計!」其實包裝設計的確是一門不簡單的專業,光是想到商品的屬性必續配合友善的設計考量、商品的主體與配件、組裝的便利與成本管控一直到運輸環境條件,使用者的開箱體驗/收納保存(或退貨逆物流機制)還有環保考量或CSR減排要求,包材的回收再利用等等,就可以想像當中必須要經過多少的反覆測試跟驗證。

後記:
當初挑燈夜讀為了應付的每一場考試,總以為已是人生極限;出到社會才明白當時的自己有多麼的不知福。看著這群年輕學子們,看到他們對設計滿滿的熱忱跟衝勁,相信他們未來都會成為很棒的設計師,讓我們來期待更多這樣的產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