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兩篇書摘其原書作者背景是從人文學來看厚數據&商業的融合,本書作者 Christensen 是哈佛商學院教授(很多人應不陌生,他是破壞式創新的作者),則是分享其以商業企管角度來看厚數據在商界的領悟&應用

什麼是用途理論?
顧客為了完成某些任務,而「雇用」(hire)產品或服務
理論的核心很直白: 顧客不是購買產品或服務,而是為了讓生活有所進步(progress),才把某些東西拉近生活中,這個進步叫做「用途」(job)。重點不是產品,是顧客想要的進步
「用途」像一個故事,而不是統計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用途理論不在意顧客是否介於30-40歲之間、也不在意他做了什麼,而是在意為什麼

…………………………………………………………………………………
案例: 一杯奶昔的用途
某間連鎖速食店的問題: 要如何才能增加奶昔銷量? 首先,業主方找來典型的奶昔顧客,問他們如: 請您說一下我們要怎麼改進,你才會多買一些奶昔? 濃稠一點? 降價?更多草莓味道? 即使顧客告知了偏好,速食店也根據顧客的意見做了調整,但之後業績仍停滯不前

而後,他們將問題調整成: 顧客生活中出現了什麼任務需要解決? 促使他來買奶昔?
於是展開了在店裡18小時的觀察: 如: 顧客何時來買? 穿什麼? 一個人買嗎? 有順便買其他的嗎?

發現2種不同的用途:
早上喝奶昔,排解通勤無聊
開車上班路途遙遠又無聊,需要東西為路程增加樂趣&撐到中午都不會餓。選擇很多,但都不完美,如:香蕉消化太快、士力架巧克力棒當早餐有罪惡感、甜甜圈掉屑易弄髒手&方向盤、貝果太乾等都不適合。濃稠的奶昔能吸很久又有飽足感、單手拿剛好,幫我維持清醒、使上午通勤更有趣

下午的奶昔,為增進親子關係
下午的奶昔則與通勤無關: 爸爸接孩子下課,先生答應太太別讓小孩在靠近正餐時間吃不見抗零食,但爸爸有想扮演慈父找點無害的東西來安撫孩子,這時小杯的奶昔讓孩子很快吸完、又不會讓爸爸有罪惡感,

上述案例可知發覺用途的過程像是拍紀錄片,要捕捉的基本要素如: 想達到的什麼進步? 困擾的情境? 阻礙進步的障礙? 由這些問題串起豐富的脈絡&掌握用途的複雜性,界定用途時,情境才是核心創新關鍵
…………………………………………………………………………………

被動資料&主動資料
公司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一開始與「用途」有關的「被動資料」是找到新方向的實用工具,但隨著新產品上市後,許多銷量、獲利等營運的「主動資料」隨之而生,這些數據資料看來客觀嚴謹,但它是以產品&顧客的特色為核心,而非以用途為核心。這也是企業或產品開發者在使用資料時必須注意之處

*被動資料:與用途複雜性有關的資料, 它一直存在,但比較沒有清楚的架構或情境
*主動資料:與營運有關的資料如:銷量、獲利等
雖然書名提及「理論」,但這裡的理論不是純學術或抽象的概念,而是實用的工具,且內文平易近人,又輔以故事案例&細節,不少讀者反映此書是Christensen最輕、最好入門的商業書,如有興趣的人可去翻閱

資料引注:
[1] 創新的用途理論; 作者: Clayton M. Christensen, Taddy Hall, Karen Dillon, David S. Duncan
出版日期:2017/08/04; ISBN:9789863982630; 出版地:台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0251?sloc=main
圖片出處:
Pixabay https://cdn.pixabay.com/photo/2014/07/24/05/25/pedestrians-400811__480.jpg

探索更多來自 Asus Design Center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