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imothy Liao 影像紀錄:廖小熊
2020/8/27至10/11在國立臺灣工藝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2020臺灣社區在地特色工藝展」,展題《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使我看展前、看展中,甚至看展後回顧現場所展示的物件、聽到的聲音、微微聞到材料的氣味,都不自覺地一再重新揣摩策展團隊以這個命題多方多面的用意。這次特別以宜蘭、花蓮、台東6組在地生長出的社區/部落工藝,將宜蘭蘇澳永春白米社區/ 花蓮光復馬佛社區、瑞穗富源社區、鳳林北林三村、豐濱新社部落/臺東豐富社區的工藝、材料、工具、日常的實物、足跡帶到台北。
話說是將地方特色工藝取樣帶到台北,從它們的大老遠移動,就具有時間感。當我們願意特地進到這展中觀看時,又代表了要看見台灣社區在地特色工藝,從「人」走入「地方」開始!讓在這些工藝之外,剛好在台北的人,在這展中如同快速穿梭到臺灣東部欣賞在地特色工藝。但當我們在展中看著遠道而來的宜花東物件時,其實展中更亮的亮點是6位跨界藝術創作者以影像、文字、花藝、⋯等不同創作,從「工藝以外」的自然、人文視角再引導展覽觀眾與傳統工藝更交心。透過紀錄影片,讓我們帶各位再次從工藝之外,快速抵達臺灣社區在地特色”工藝現場”。。
工藝座標:宜蘭 /白米社區 X 文字創作者、人類觀察家 / 吳季禎
工藝座標:花蓮 X 歌手、音樂人、文字創作者 / 許含光
工藝座標:花蓮 X 音樂創作者 / 雷擎
工藝座標:花蓮 X 攝影師、影像創作者 / 吳姿瑩
工藝座標:花蓮、台東 X 平面設計師和木工組成的工作是 / 東村
工藝座標:宜蘭、花蓮 X 花藝工作室 / 一隅有花
更多關於 《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展覽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