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Jenny Chu
去年第一屆的台北產品開發者年會中,邀請到華碩設計中心處長柯連田以及華碩設計中心副理邱司唐,為大家分享有關華碩電競品牌ROG,如何從世界觀開始的產品開發設計;今年踏入第二年,設計中心也非常榮幸的受到邀請,由我們CMF設計師林岑縈以及我們的副理劉彥廷來談一下,產品外觀跟CMF設計如何影響品牌及產品形象。
(去年由AK與Dorian為大家分享)
CMF指的是Color, Material, Finish,也就是說任何產品上的顏色(Color)、材質(Material)以及表面處理(Finish)。
整場演講,上半段由Justine負責分享,作為一位CMF設計師的點滴;下半段,就由William來以ASUS Vivobook作為宅體,分享這幾年來,ASUS Vivobook如何透過大膽的CMF,締造更好的成績。
(William與Justine把握任何空檔,不斷反覆練習跟排演,希望可以把所知的分享給有興趣的觀眾們)
(在台下看在台上的兩位同事,感受到他們對產業脈動的了解以及對工作的熱忱)
其實生活周遭遍布CMF設計元素,雙眼看到的見、手觸摸得到的、身體感受到的,小至物品,大至空間都是。William用買一雙球鞋的經驗跟大家說明了CMF如何影響我們的購物過程:遠遠看到它的輪廓,那是第一層的「視覺體驗」;再走近一點,開始可以看到表面布料的紋理,並且摸到它的觸感,那是第二層的「手感體驗」; 試穿過後,跳動了幾下,感受來自鞋底的彈力,這就第三個層次的「感知體驗」。最後,假設我們買回家了,這雙鞋陪著我們走過三年所留下獨一無二的痕跡與記憶,就是「生活體驗」。這四個層次就是CMF所創造的印象旅程,也絕對會影響下次的購買意願。
我們一定都有試過,為了某件商品的某一個顏色而愛不釋手,可以的話真想每個顏色都帶回家;亮面及霧面的皮鞋穿了又脫,脫了又穿,為了搭配出最適合自己品味的那款,這才知道原來每個商品背後,都有一群CMF設計師們,主宰著我們接下來的種種思考及行為模式,支配著我每一段的印象旅程。我看著台上的Justine,有一種「好樣的!原來就是你!」的感覺。
在設計中心其實很幸福,我們有一個 CMF lab,裡面幾乎甚麼都有: 趨勢書、靈感小霧、金屬、塑膠、圖料及自然材都可以找到相關樣品,讓設計師們可以隨時找到靈感,台上的William 跟Justine也在台上公開的招聘色材質感設計師的人才,逗得台下的觀眾哈哈大笑。
(設計中心的CMF lab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及,每一件都想碰碰)
影響CMF發展脈絡的因色事實上很多,像是政經、人文、科技、生活風格或大環境的更迭與變化等等,所以每一年,華碩設計團隊都會透過大量分析,掌握宏觀趨勢(Macro Trend),再解構為可實際應用的設計語言,定調CMF主題。這些都需要設計中心裡,不同專業領域的設計師們,共同參與的,這是設計中心每年的大作業之一,那段時間設計中心可熱鬧了,來自各領域的設計師們組成了趨勢委員團隊,因為來自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設計背景,所看到的面向也因此有所不同。大家瘋狂收集文獻、閱讀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媒介的趨勢資料,為的就是建立一個世界觀,探索外部觀點,尋找有價值的題目。聽說光是今年,就已經收集到超過兩百則的趨勢報告,接近兩千則案例,接下來的整理、整合、歸類收斂,才是更大的工程。過程雖然艱辛,但最終的成果,大大的幫助每一位設計師朝共同的方向前進,絕對值得。
設計師們透過這樣的trend workshop,共同熬煮出每一年的設計趨勢,盡量符合受眾口味之餘,也必須得確保要有屬於設計中心獨特口味。
接下來就由我們的William跟大家分享有關ASUS Vivobook的部分。
近年來的ASUS Vivobook,引起了不錯的回響,相較於過去的Vivobook,這兩年的Vivobook 很不一樣。
William在台上分享背後每一位設計師們如何透過不斷的討論、設計、驗證,把ASUS Vivobook的精神,發揮到極致,連每一個顏色的命名,都是用更有趣味,更大膽的方式去呈現。像是「狠想紅」、「不怕黑」、「藍不倒」、「超能綠」、「銀定了」等等的,這樣的有色有膽,很對味,更能展示年輕人大膽表現自我的個性,也奠定了ASUS Vivobook想要表達的真我個性。
(ASUS Vivobook S14,這種活出自我,敢於表現的型態,讓人過目不忘)
(ASUS Vivobook也在每一個出貨的盒裝裡面都附贈了一包貼紙,讓年輕人隨自我的喜好去黏貼,表達自我)
(當天的分享會坐無虛席,設計中心的大家長Mitch也到達現場,並且對於設計師們參與相關分享會,表示大力支持與鼓勵)
最後讓大家來欣賞一下2020 ASUS Vivobook系列的宣傳影片,相信你一定也可以感受到屬於它專屬的色彩及個性,以及想要 Wow the World的企圖心。
CMF如何影響我們的購物過程,四個層面比喻的真好!
小編在台下也是邊聽邊筆記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