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imothy Liao 攝影紀錄:廖 小熊
想想看,我們一天最常使用的產品有哪些呢?除了手上的智慧手機、個人電腦,或臉上的眼鏡,可能就是「椅子」了。據研究報導「椅子」大約在十六世紀出現,當時椅子甚至與財富與權位有關係,這也是為什麼至今仍以”Chairman”來稱呼組織最高領導人或會議主席。直到工業革命時期,因著標準化與大量製造,以及勞動生活型態的大規模改變,十九世紀末,打字機、電報等發明,大幅度開啟了坐著工作的型態;電影、聽收音機、電視等發明則是增加坐著活動的娛樂;至今的個人電腦、網路,甚至線上遊戲,生活的各項運作的場域都設置無數的坐椅,使得人一天只要醒著,大約八成的時間都是坐在椅子上,坐在椅子上處理一天的日常,無論是用餐、工作或休憩。
好好使用「椅子」,是使用生命週期較長的品項,一張好的「椅子」,從被挑選到使用,代表每個人的生活歷程,更可以是傳家寶,是家庭成員的象徵。若是匯集世界各地的椅子,從每張椅子就像是記載著設計史、產業發展的剖面,比對每張椅子被設計的理念、被製造的方法、出現的時間與區域的分佈,能串起各地文化與設計思維的。《SIT DOWN PLEASE 坐座做.做座展》是匯集台灣設計的椅子為主,搭配世界經典的椅子,論述台灣椅子發展的展覽,如同椅子的舞台劇,演出台灣從1930年代農業社會慢慢轉變到工業社會的軌跡,也演出不同世代的觀眾的生活記憶。隨時代演變,台灣製造椅子所代表的材料,竹、木、金屬、塑膠、紙到複合材料,演出台灣椅子可採用多元材料得天獨厚的產業特性。隨著材料的多元,也讓台灣椅子的設計者,可以發揮多變的設計技巧,讓台灣的椅子群聚也表現出台灣設計師的多樣面貌。
坐座做.做座展|SIT DOWN PLEASE
展期:2020年3月10日至7月5日(日)9:30-17:30,週一休館
地點:台灣設計館06展區(松山文創園區松菸口)
更多展覽資訊:台灣設計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