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imothy Liao  攝影紀錄:廖小熊

還記得上一次貼郵票寄信給親友是什麼時候呢? 還記得令您印象深刻的郵票圖樣是長什麼呢?郵票自18世紀誕生以來,郵票不僅是用來確認支付郵資,隨著信件往返國際,扮演著各國文化親善大使的角色。因為世界各國郵局所發行郵票上精彩萬千的圖樣設計,乘載著藝術美學、科普知識、歷史文化、生活人文、‧‧‧等等內容,因此廣受人們蒐藏、交換或買賣。

這次”看看設計”就帶各位去一趟歷史悠久的郵政博物館,在那裡一整年有不少檔郵政相關展覽,其中最常有「專題類」郵票展,以「專題」歸納各國不同主題企劃的郵票。每次經過郵政博物館,看到不同檔期的展覽主題宣傳,郵票的世界真是五花八門,不同的特別專題讓郵政博物館就好像以郵票為展示平台的美術館或是科博館。例如,這次之所以特別想和各位介紹郵政博物館的展覽,就是被2019/09/12 ~ 11/24於郵政博物館 北門分館展出 《奧秘穹蒼 – 奇幻星空郵票特展》所吸引,小小一張郵票,方寸之間是如何表現星空和宇宙呢?令人好奇。

一到郵政博物館 北門分館特展室現場,對比常看設計展的經驗,展出的空間非常小巧,但千萬不能小看這個空間所展出作品,因為郵票尺寸本來就如同迷你畫作,現場上百張的郵票也就如同展出上百幅的畫作或海報視覺作品。另外,因為郵票是一種有價證劵,郵票印製的設定與製程是必須要非常嚴謹,經年累積的印製工藝運用得相當精彩,例如需要不少防偽暗記的設計,使得一張小小的郵票所運用的印刷製程工法相當繁複;為了要將畫作或攝影作品的圖樣微縮印刷在票面上,印刷的色彩與質感非常細緻,許多集郵、鑑賞郵票的行家持放大鏡欣賞郵票,就像是欣賞美術館中畫作一般。所以看這場展覽非常建議,一張張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觀賞,就會發現一張張郵票的精彩程度,可能相當於上百張來自 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土耳其、瑞典、希臘、瑞士、賽普勒斯、愛爾蘭、聖馬利諾、列支敦斯登、⋯⋯的視覺設計展。

先和各位分享在現場紀錄的畫面,讓大家逛一圈。

細細看過《奧秘穹蒼 – 奇幻星空郵票特展》之後,以我們的觀點,可以將所展出的郵票圖樣主題以近到遠、以從地面到空中、以現在到將來,再細分為”星座”、”天文學”、”太空科技”、”未來世界” 四個層次來欣賞。

星座

我們可以由近到遠的方式,來看 展中 各國郵票,先從 來自日本、香港、俄羅斯的[星座]。日本的兩套星座主題郵票印製工序非常厲害,雷射、燙金、雙層刀模、貼紙背膠、‧‧‧等工序疊加起來,非常精緻。 建議觀看時頭要上下左右移動看雷射印刷的光影變化。香港的這套星座郵票則是也運用貼紙背膠,不同的是有用到異形刀模,增加防偽強度。俄羅斯 則是寫實插畫風,在圖間以類似”打凸燙銀”的星星來呈現星座中星星排列。

天文學

天文學類型的郵票是紀念各國天文學探索的里程碑、紀念天文學家、天文現象、天文理論相關影像圖樣視覺設計。如澳大利亞為了慶祝2009國際天文年所發行的套票,回顧望遠鏡的發明,伽利略首次以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400周年,推翻當時許多有限的天文觀念,支持哥白尼證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最有意思的是直接傳達天文”科普”知識內容的郵票設計。如展中這張”白矮星” 郵票,是將印刷技術 和 詮釋 天文現象的聯結 強度最高的案例。運用雷射幻彩的整面防偽印刷,來表現”白矮星”與周圍的光暈。白矮星原本是恆星 (如我們太陽系的太陽)發展最終狀態,微弱的幻彩光芒是白矮星當初是恆星所儲存的熱能。觀看時,變換觀看視角,白矮星的白點忽明忽暗。太陽系的運作以及每顆具有獨立特性、識別的行星,無論用何種視覺設計表現形式,讓星空主題既具體又充滿許多未知的迷人引力。當然天文星球中,最耀眼的主角少不了宇宙中的生命綠洲-地球,印刷不用什麼特效,但地球就是宇宙中最特別的一顆星球,讓郵票就表現出生命力。

太空科技

各國在太空科技上的挑戰與突破,所創造的里程碑事件,也時常被設計印在郵票上作紀念,像是火箭、衛星、太空梭、太空人、太空站、天文望遠鏡,相信非常能吸引和滿足”太空控”的收藏慾望。最近文青、潮牌也常轉用NASA、太空人意象為永態度的象徵,寫信、寄信很適合用這些老郵票。

未來

沒想到郵票的圖樣也有非常科幻的內容,如這套未來感十足的太空主題、科幻主題套票,超越它19年前被印製的過去。怎麼捨得 使用這套呢!據館方導覽人員介紹這套來自澳大利亞的太空科幻郵票是將五部(還是四部?sorry有點忘記)經典的太空科幻電影,融合的氣勢磅礴的Concept Art 概念科幻場景。看得出來是融了那幾部經典科幻電影呢?最後壓軸,介紹展我自己認為最能代表”未來”的套票,是當初2000年剛邁入21世紀時,美國郵政局邀請當時8-12歲未來人(孩子們)的畫下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充滿太空的情景,所畫的圖樣除了經典的火箭🚀太空人,未來世界就是現今全球的兒童們,地球要邁向未來,人們要圍繞在”愛”的心上。另外不只是人,狗狗也一起邁向未來,顯示對地球上生命的尊重與共存。

鑑賞展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郵票,雖然郵票尺度非常小,但卻帶來廣況的眼界。其實郵票倒真的是比人們還容易漫遊國際,在全球流通,不得不佩服這歷史悠久、全球共通需求的印刷品。也從各國郵票的設計理念主題、視覺設計質感,也能看出不同國家的星空觀、太空觀著墨的異同,如台灣/中華郵政 奧秘穹蒼相關主題郵票,展出的是 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十二星座,呈現台灣民眾與太空、天文的認知主流話題。希望將來郵局可以推出 紀念福衛系列、或是ARRC、或是和國際合作擷取黑洞畫面的紀念郵票,藉由郵票可以將台灣太空發展的里程碑,寄送到世界各地,介紹給國際友人知道。

《奧秘穹蒼 – 奇幻星空郵票特展》2019/09/12 ~ 11/24於郵政博物館北門分館展出,除了郵票特展,郵政博物館(也包含了台北重慶南路上的本館)中所陳列展示郵政發展歷程的文物、照片、互動多媒體,是超難得再全新了解郵政、郵票所蘊含深厚的文化資產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