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nny Chu   照片提供:AKen Ke

不知道大家對桌球的印象是甚麼,在我的記憶裡,我人生第一場公開的乒乓球比賽,是在我大班的時候。那時候的我們,必須把乒乓球放到湯匙上,然後從A點跑到B點,比快之餘,更要比穩。自小底盤就非常穩健的我,可是常勝軍呢!後來上了小學之後,才知道,原來乒乓球是要用球拍打的。跟今天的達人聊天的過程,默默想起了這段有趣的回憶。

今天的主角,是柯連田 Aken,我們都叫他AK。Aken是我們設計中心工業設計二處的副處長,目前已經任職設計中心16年了。期間參與過全球第一台EeePC開發與設計,跨界與設計大師Karim Rashid合作EeePC限量筆電,2015年開始深耕ROG電競相關產品設計文化與策略管理。不過我今天跟他聊的,非關EeePC,也非關ROG,而是他在工作之餘的另一個身分 – 華碩 X 和碩聯合桌球俱樂部的社長。

AK跟我分享一個好消息,就是他們才剛剛奪得睽違十年的冠軍,但AK說,他們這次取勝的關鍵,並不是因為實力比對手強,而是在事前的策略排點規劃,有縝密精算過,加上隊員們的合作無間,才使得他們在最後的關鍵下,逆轉勝。他在跟我形容團隊勝利的那一剎,眼神是發光的 (可惡! 我居然超級矯情的想到ROG的鷹眼logo)。


(華碩 X 和碩聯合桌球俱樂部今年勇奪立德盃冠軍)

AK排行家裡老么,上有哥哥姊姊。在AK小的時候,相差八歲的哥哥,總會帶著他體驗不同的球類運動,看哥哥打球的時候,總是有一種崇拜偶像的感覺。AK跟我說,第一次看到哥哥在打桌球的時候,覺得那是顆魔球,是會亂跳的,於是他勤加練習,從小學就已經代表班上參加各項桌球比賽,奪得過不少面獎牌。

聽說就像是喬丹有他的「後仰跳投」一樣,每位運動家都有本身的signature move招牌動作。AK也不例外,原來AK的「高拋發球」,可是很多人都略有所聞的呢。 Aken跟我說,在他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參加完比賽之後,有位學長帶著他的朋友跑去找他,說是認得他的高拋發球,所以特定前來認識一下。這一認識不得了,AK透過了這位朋友,認識了後來成為太太的女朋友。啊!誰說顏如玉只會藏在書裡!


(正準備發高拋球的AK)

能找到時間跟AK聊天,如果只聊桌球委實太浪費,把握機會,也跟他聊聊他的求學過程。

AK說,自己從小就很喜歡把身邊的物件,加工改良,像是把一支筆改造成手槍賣給同學這樣的事蹟還不少,他很享受那種把東西加工改良的過程,給原本的事物有新的面貌,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考大學的時候,決定要念工業設計。父親當時是大力的反對,一心希望AK可以唸一個教育學位,穩穩的當個老師就好。年少氣盛的AK,當時義無反顧的就離家出走,一走就是一個月,等放榜,確定入學長庚大學的工業設計系之後才願意回家。唸大學的頭一兩年,學的都是理論的課程,跟AK想像的不大一樣,幸好大三大四的課程開始需要動手設計,讓AK對工業設計慢慢更有興趣,到了畢業那一年,了解到設計的世界實在太大了,繼續充實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於是考進了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繼續海綿般的生活。AK跟我說,長庚大學跟成功大學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因為它們本身也有醫學系,所以跨系合作的專案是常發生的事情。集兩學系的專長,專案往往可以設計出集和技術與美感於一身的發明,這就是AK很珍惜,也很寶貴的經驗。

AK說,小時候總是聽到父母說「哪家的孩子還沒畢業就已經找到工作了」類似的話,AK在心裡默默把這句話當成是最高的讚美跟榮耀,所以還在當兵的AK,在軍中就已經開始積極的把自己的作品集整理好,投到不同的單位。當時看到華碩在徵人,那些開出來的徵人條件,對於才剛畢業,正在當兵,毫無任何工作經驗的AK而言,理所當然無法達標,但這並沒有讓AK打退堂鼓,還是把履歷投進來了,沒想到獲得了面試機會,後來還成功被錄取,一服務就是十六個年頭。我很佩服這樣無懼的人,哪怕眼前有甚麼障礙,只要敢衝,對自己有信心,甚麼都有可能發生!

「桌球帶給你最大的影響跟幫助是甚麼?」我問AK。他喝了一口咖啡,緩緩地跟我說,以前的他很在乎輸贏,輸了比賽會讓他心情鬱卒很久;但現在他並不這樣看了,「過程很重要。」他說「如果有一場比賽,你是盡了力去打的,但最後卻是輸了,若是獲得了甚麼,就沒什麼好難過的了。」贏球固然重要,但原來打球之前的策略規劃更是要點。作為社長的他,也會擔任一個策劃戰略的角色,他總是跟隊友們說,輸贏不需要先被放在最前面,而是隊員們是不是可以從比賽的過程中,洞察對方球員的優缺點,這才是最大的得著。況且比賽是以團體應戰的概念出發的,AK用喬丹說過的一句話:「Talent wins games, but teamwork wins championships」跟我再次強調團隊精神的重要。

(賽前的策略分析跟佈局更顯重要)

問問AK他的待人哲學,他說,「幫助別人,多過幫助自己。」所以他都很願意跟很多年輕人做分享交流。我覺得曾經是千里馬的人,總是會很願意有一天當伯樂的,感謝AK幫我認證了這一點。(AK跟年輕學子分享設計理念)

跟AK聊天很愉快,很容易就被他的笑話逗笑,我們大家都稱他為梗王,沒想到他卻跟我說以前大學的時候,自己是個常被取笑的句點王。這太不可思議了,這個會跟我說他是Aken,aka AK的人,怎麼可能曾經口拙?
「以前總是很害羞,也不知道怎麼接話,出來工作後,遇到不少人,才明白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應該有緊密的互動的,你的一句話,可以讓對方開心,其實自己也會得到同樣的快樂。」我點頭如搗蒜。「以前脾氣不好,也不會隱藏,所以偶而還是會讓別人不舒服;後來我看了EQ這本書,裡面有一句話很打動我,它大概的意思是,『只有沒有辦法的人,才會發脾氣。』有了歷練之後,我慢慢能夠體會這一點,也很努力的去更沉著的應對一切不順意的種種。」

跟AK聊天,從一顆小小的乒乓球,一直聊到他的人生態度跟管理哲學。AK跟我說,他常常會用桌球比賽裡16:19這樣的局面,來提醒自己要有危險意識。當你處於一種努力一點就可以逆轉勝,稍微鬆懈就無法翻身的處境當中,要怎麼樣保持一份鬥志,是面對很多難題的一種態度。

對我而言,AK是很有熱情的人,當社長之後,還自己設計立德盃logo,桌球社社標,認為這樣可以讓大家更有向心力;對我而言,AK是重情重義的,那個教師節特地跑回去拜訪當時體罰自己的老師,AK說那聲聲落在屁股上尺子的巨響,伴隨著教室外的國歌,是他記憶很深的旋律;對我而言,AK是自我要求很高的人,那個提醒我人生一定要有動力,哪怕只是因為街口那份早餐而早起個半小時。


(AK設計的商標)

「人生不能沒有梗。」更是AK常說的話。
我希望他的人生永遠要有梗,這樣我們在旁邊的,才能一次又一次被他逗得「乒乓大笑」。唉唷,才聊一個下午,怎麼就被傳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