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nny Chu 照片提供:Jonas Tseng
那一個連續開了兩小時會議的下午,極度需要一杯咖啡,迷迷糊糊踏進電梯,看到了Jonas,我禮貌的點了點頭,靠在電梯壁上放空。
「你有想過戴翡翠嗎?」電梯另一角的Jonas突然問我。
「甚麼?」 內心一驚,腦子馬上浮現一位慈祥,雙耳配戴翡翠耳環跟珊瑚手鐲的老太太…我突然醒了,突然覺得不需要咖啡了。
「你覺得我已經到了適合戴翡翠的年紀了?」我尷尬的問。
「誰說翡翠是給老人家戴的?我看到你身上很多配件,好奇看看你會不會對翡翠有興趣。」然後我抬頭看到帥氣的Jonas,左邊耳朵那顆顏色飽滿通透的翡翠耳環,配上碎鑽,搭配他一貫簡約的穿搭。咦?原來翡翠真的可以很潮。
我該感到尷尬的,應該是我對翡翠膚淺的認知。就這樣,我們開啟了有關飾品,有關寶石,有關珠寶設計的話題,也許我能透過這次訪談,跟大家好好介紹這位對珠寶設計頗有研究的達人,也順道顛覆大家對翡翠的既定刻板印象。
Jonas是我們的視覺介面設計課長,設計過Zenfone、 Zenbo、 Smart Speaker、 Display OSD等相關軟體設計。
設計師對材質、色彩判斷與細節設計都非常費心用神也很敏銳,所以對於寶石的挑選跟設計,自然比一般人更有堅持與想法。
Jonas說,從小對於美的東西,都特別敏感,對於自己要穿要用的東西,非常有自己的堅持,也許現在回想起來不一定是絕對的賞心悅目,但卻是當時的自己,覺得最棒的搭配。
Jonas說,從以前就很喜歡飾品,他認為飾品有別於衣服鞋子,不是必需品而是額外的,是可以完全不配戴的,但一旦選擇配戴,那是最能反映個人品味、個性的指標。的確,回想自己在選購飾品的過程中,總希望能在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飾品中,找到跟自己最貼近的那雙耳環、那枚戒指、那條項鍊。
Jonas跟我說,翡翠很低調,就安安靜靜的散發著一種氣質,是奪目耀眼的鑽石所沒有的內斂,原來飾品能反應一個人的氣質,並無不實。Jonas長得很帥氣,酷酷的;然而Jonas同時也是溫文爾雅的,我幾乎從來沒看或聽他大笑或失態過。我對Jonas的成長跟求學過程很有興趣,看著這位長的帥帥酷酷的大男孩,我本來預想會聽到一個充滿叛逆,富革命性的奮鬥過程。沒想到他淡淡地跟我說,在學習設計的路上,家人一直都很支持的,讓他可以從高中就開始走在設計的路上。我這個嗜血的狗仔隊,雖然沒有挖到甚麼灑狗血的悲壯故事,倒是了解到Jonas為甚麼開始翡翠玉石飾品的設計創作原因,默默的在心裡為他加分不少。
(Jonas帶來的原石,一顆一顆的,每顆都圓潤飽滿,晶瑩通透)
Jonas跟我說,從小他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每逢母親節,必定會用心為媽媽準備禮物,不管是花束、保養品、飾品,也都只有一個使命:讓媽媽開心跟讓媽媽漂漂亮亮的。我不是他媽媽,卻是聽的心也甜了。
後來好像可以買的都買過了,Jonas開始想,不如來挑選一個手鐲送給媽媽?他於是想到一位有寶石鑑定證照的朋友,開始討教討論,從鑑定開始,再慢慢開始學習寶石設計。對於一直就很喜愛飾品的Jonas,加上本身對設計的基礎跟熱愛,很快就上手了,在短短兩三年的時光裡,陸陸續續的設計了十多件作品,有送給媽媽的孝心,也有些是自己配戴的,看著一張張作品,我可以輕易想像一位母親收到禮物時候的喜悅跟感動。
(Jonas的部分作品)
(從設計到完稿,從期待,想像,到最終看到成品)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跟我一樣,想要知道翡翠跟玉的分別。我查了一下資料,學到原來翡翠確實是玉,但反過來玉卻不一定是翡翠。那世界上有那麼多不同的玉石,怎麼就偏偏對翡翠情有獨鍾呢? Jonas跟我說,翡翠是玉中之王,是國際上唯一認可的寶石級玉石,它的顏色豐富、物性穩定、光澤強、折射率高、比重大、硬度高,也僅產於緬甸特定的礦脈中,是很珍貴的,一顆翡翠,是經過以「億」為單位的時間,才能完好呈現。這就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再問問Jonas最喜歡設計甚麼樣的飾物,他想都沒有想就說是戒指。他說戒指是身上唯一戴上了,就無法擋住的飾品;不管是耳環、項鍊、手鐲都有可能被頭髮或是衣物擋住,甚至要照鏡子才能看到的;唯有是戒指,一旦戴上了,就會一直被看到,戒指也同時常常被賦予不同的故事,甚麼樣的戒指,戴在哪一根手指,都各有不同的解讀,耐人尋味。
(在Jonas的創作中,不乏戒指設計)
最後我很好奇珠寶設計,在Jonas的個性上,或是工作上有沒有甚麼改變或關聯?Jonas跟我說,在鑑定跟設計珠寶這個過程,對一位設計師在材質、色彩判斷與細節設計上,絕對是很棒的訓練;但最讓他得著的是從中悟出的那個道理:以前喜歡一個人,遇到不洽意的地方,總是會挑剔,想要去改變對方來符合自己的要求;但自從研究寶石以後,他發現也許我們每一位都像是翡翠一樣,每一顆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紋路,有美好的地方,也一定有不盡完美的瑕疵;假如我們可以學習去包容對方的缺點,欣賞對方的優點及美好,你會發現到箇中的美好。
這絕對是問問達人最蓬蓽生輝的一篇訪問了,我很喜歡,但最喜歡的,反而是Jonas在整段訪問中優雅的,低調的氣息,讓我能在這些貴氣之下,看到一種富有靈氣的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