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sh 攝影: Mary Hsi
👆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華碩上個月熱騰騰推出的這支影片? 👆
影片中出現的人們,每位都不是演員,影片中呈現的,都是這些人在真實生活中的實際職業,甚至不斷被求問大神的背景 Rap 樂,也是來自倫敦的26歲 (非常辣) 饒舌歌手 Paigey Cakey 的創作 (@mspaigeycakey),而藏在影片之中陪伴著他們完成生活工作中的使命的一台筆電,就是華碩今年打頭陣推出的領頭羊: VivoBook Series!
說到這台筆電,其實它的背後是有著眾多位設計師父母阿!但在地球是圓的、設計師到處跑的每日,其實是很難一次集結到所有設計師來參與訪談的 (小編就約了一個月多約不成..),所以這天特別先獵奇到其中一隻設計師寶貝 Joyce,先來代表全體 VivoBook Series 設計師,來與大家分享,團隊在設計這台筆電背後的故事! (Joyce 當天還特地穿了跟 VivoBook Series Peacock Blue 一樣的配色前來訪談,令人感動又騷包!)
編: 來聊聊這次的VivoBook Series是如何誕生的吧?
J: VivoBook一直以來的重點就是,要引出 ”讓人想要親近” 的感受,讓人覺得沒有負擔,容易靠近,陪伴著你每一天,這樣子的感覺;所以有了這樣的方向,我們自然就會要去了解 ”親和” 是什麼阿,大家感到平易近人的元素會是什麼,像我們就去研究了各行業中百搭的元素,我們發現百搭的精隨就是簡單但對於細節的注重,當每個細節都被在乎到了,自然就會產生出顯著的風格。
我們也將這樣的風格,下了一個關鍵字:Extraordinary Ordinary,不平凡的平凡。
▲ Joyce 藉由 Mood Boards 向我們一一介紹,設計過程中有提出代表親和的特徵有哪些:像是手感、造型、顏色、功能性、與周遭環境的關係等等。 ▲
編: 不平凡的平凡這樣子矛盾的定義,是擁有衝撞的空間的,設計師如何將這類軟性形容詞被定義在機台上呢?
J: 遠看沒什麼特別,但細看發現很好運用、很耐搭配,這都是用從細節上的體認下手。像機台從最一開始與手接觸起,我們就要考量機台將會如何被握持,它會陷入人手斛口之中,所以在機台書背處,我們就要去找到一條最直覺的曲線,不但好握、好開、不夾手,這個曲線還要能勾勒地輕盈討喜,甚至這條曲線延伸出的面,讓色彩與光澤產生立體感,光一條細微的線就能啟發出許多深刻的感受。
J: 打開筆電的鍵盤處,同樣也能看到親和但獨特的個性 ─ 像是華碩已做了幾代廣受好評的類音波紋的出音孔,還有大R角的鍵帽,都是我們不特地誇耀的細緻,這些簡單不但滿足了更多觀眾的口味 (滿足所有人是最困難的設計!),反而呈現了更耐看及耐用的使用感受。
J: 另外我們想提到的親切樂觀,其實也展現在材料的運用上,如多彩塑膠就能帶出舒適無煩惱的感受,而金屬的精緻就能去拓寬測試年齡層的喜好。這次 VivoBook Series 很特別的是,推出的機台中,擁有各式各樣的 CMF 表現,金屬、幻彩漆的變化、珍珠光澤、IMR Film 等都採用到了,這跟一般專案的走向不太一樣,我們其實也想藉由這樣的多樣,讓人們對於產品有更多的選擇性與想像。(小編想像,就像一次聚集了許多不同個性喜好的人們,請大家各自去佈置一顆聖誕樹,雖然聖誕樹的本體相同,但會因為人的不同個性,而各自打扮出各式風格的聖誕樹們阿,扯遠了..)
所以這台筆電,可以說是從眾多微妙的細節中,A+B+C 去層層搭接出,我們心目中不平凡的平凡筆電是什麼。
▲ 訪談中還向 Joyce 學到,這次開啟機台的容手處也有學問 ─ 為了整體一致更簡潔,最後將容手的切削面拿掉,但反而在側邊緣上,做了許多微調,過程中做了好多模型去找到邊線最適合的R角,讓開闔時能功能性容手,也能讓觸感好,整體比例好看又不顯過時。圖中呈現出不同R角的 Edge,有的溫潤,有的俐落敏捷。 ▲
編: 在做這個案子的途中,自己有遇到什麼有趣的發現嗎?
J: 我們有發現,越大眾的筆電購買者,反而越在意外觀,因為這些消費者會在意自己的錢花得值不值得,有沒有回饋在產品的小節上,看起來夠不夠體面,所以反而會很喜歡受到注目的外型。
如果是跟設計過程有關的有趣的發現,設計師在溝通的時候有個小 insight 我覺得很有趣 ─ 我覺得設計師心中都會有一把比例尺,可以去想像產品的空間感及特色細節;討論的時候,設計師與設計師間就是互相用這比例尺溝通對焦,我的比例尺是20年前就出現在我心中了。(好一把充滿歷史的尺!)
編: 今天有注意到你帶來好多模型,這都是設計流程中創造出來的嗎?
J: 沒錯,其實不只這次的專案,我們很多案子都會產出這類 Rapid Prototyping 的模型,或是我們說的四分之一模型,可以快速做出 3D 所看不見的細節。
像我手中的模型,就是在討論機台書背的曲線,除了去 Tune 到完美,讓長出的面可以更完整順型外,這也同步要與工程單位合作確認散熱孔的方向性與造型,因為機台的 ErgoLift 設計,讓出風位置每台都不同,如果在這類細節中,只是冷淡地做著加法減法的設計,這整個產品就只會是數學運算,沒有人性跟感情了,所以設計師必須要有耐心地去看待這些細緻,有溫度的設計才會產生出來。
編: 分享一下當這個系列被設計出來後,團隊設計師的心情吧?
J: 記得這台剛做出來的時候,設計師們拿著機台走在路上,一直都會被問,收到很多稱讚,大家都說,這台設計很簡單,但就是很討喜,說不原因,這時我們就會覺得很驕傲,因為這些稱讚,都來自大家可能沒有發現到的細節,聚集起來才綻放出這些稱讚。
而這整個案子中,最滿足的時刻,就是當滿足到所有人的問題的時候 ─ 因為當每個人的問題都有道理時,你怎麼去找到平衡的答案,是很有成就感的,這都要感謝整個細心、專注、又有毅力的設計團隊的互相加持!
▲ VivoBook Series 設計師團隊大集合! 由於設計師平時散落於台北及上海各處,像七龍珠一般難蒐集,所以某天能集體湊齊一同合影,實在很幸運阿! ▲
—
VivoBook Series 團隊集思廣益,蒐集各種可能性,讓這個專案在幾近四個月就完成。訪談的最後,與各位讀者共勉 ─ 困難的事情,只要先找到切入點,就算微小,但只要樂觀勇敢地面對命題,不要被限制地持續發想,最終都會有很好的結果。(VivoBook Series 設計團隊心之俳句)
感謝 VivoBook Series 團隊再次為我們 #WowTheWorld!
#Asus30 #Computex2019 #Wiser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