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enny Chu 資料提供: Hsi Chen, William Liu, Loewy Chen, Charry Jan 圖: ADC很多很多人

坦白說,自己並沒有很喜歡到會議室。會議室冷冷的,我說的不只是具體的體感,你懂的。

但最近企總的三間會議室,113,227,229卻讓我有忍不住常常跑去的衝動。因為華碩30,因為Computex,設計師們把這三個房間,打造成三個展示空間,透過被展示的無論是產品、零件、甚至是展示方式本身,都再再的呈現了華碩的品牌價值,還有設計師們的創意無限。

這一陣子,企總好不熱鬧,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與訪客參訪、有媒體記者來採訪,我們透過這樣的機會,把我們的產品、創意還有滿滿對設計的熱忱,分享給大家。

也許很多人都已經在不同媒體上,看過那些很棒的照片跟報導;但在這些美好的呈現背後,那些心思與努力,才是最耐人尋味的部分。

113 – REDEFINITION

 

屬於Vivobook的113會議室,是最有態度的展示區了。
Vivobook的Say Me態度,從裝置、顏色,一直到各種小細節裡,都表露無遺;地上鋪滿的碎紙,寓意設計師們在創作過程中的種種嘗試;這裡之所以很有趣,是因為那超繽紛的展示區,那挑戰想像力的裝置,(我看了好多遍,都還是傻傻搞不懂機台到底是怎麼樣被吊掛起來的),而最重要的是,這裡充滿了滿滿的彩蛋:出現在不同角落的hashtag,內容幽默風趣,(每次看每次笑);那些讓喜歡打卡的人當道具的hashtag板子 (我自己都拍了好幾張呢); 吊在天花板的筆電,設計師說:「誰說筆電一定要乖乖被放在桌上的?」嗯,在這個房間總是會聽到「誰說?」這兩個字。

這種忠於自我,勇於表達的態度,就是Vivobook想要傳達的個性。無人能夠定義你,只有你可以。

(設計師們共同努力,把一條又一條的毛線跟木框,把機台吊掛起來展示,繽紛的顏色,帶出Vivobook全新撞色,極度吸睛)

很多人都很喜歡Vivobook團隊所設計的貼紙。事實上那只是部分的提案,當時,可是有非常非常多的想法跟發想的。不同的設計師自然有不同的創意,有些逗趣,有些具有爭議性,有些就是單純的賞心悅目,光是看這些提案,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設計團隊裡,每個個體都獨特,毫不刻意的,就展現了SAY ME的態度,實在有趣。
除了創作之外,設計師們也是反覆測試不同的貼紙材質,希望讓貼紙好看又好用,為自己的Vivobook打造專屬的個性,凸顯個人風格。

(極具不同風格的貼紙讓人看了每張都想要)

227

– Senses and Intuition

 

小時候很愛看多拉ㄟ夢,總是幻想如果能擁有一兩個法寶該有多好,最想要的莫過於是時光隧道跟格列佛隧道 (縮小隧道)了。227會議室裡面的裝置,喚起了我的兒時回憶。
進入227展區,有一種置身時光隧道的錯覺,在這個充滿科技感的空間裡,看到了不同的回顧與介紹:EXPANDED VISION (Padfone 2011);ENHANCED FLEXIBILITY (Transformer 2012);EXTENDED SHARING (Taichi 2012)以及HYBRID FOR VERSATILITY (ScreenPad 2018)。早期的 PadFone 探討使用者同時擁有手機、平板之間的關係;變形平板Eee Pad Transformer 則進一步嘗試更滿足平板電腦使用者的使用性與創造性,不侷限於單一型態。而後推出的 ASUS TAICHI,則將筆電與平板融合,推出擁有前後螢幕的筆電設計。到了去年,則是 ScreenPad。這些幕幕的回顧,慢慢的鋪陳了隧道盡頭,看到今年Zenbook Pro Due的感動。我們種種的創新,事實上都是一步一步累積下來的,絕非僥倖。
227展區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透過改變會議室原有的空間,用嶄新的空間規劃,讓參觀者很快的感受到設計師的概念。 而之所以取名為Senses and Intuition,是因為在五感裡面,觸覺跟視覺是多麼重要的一環。Zenbook Pro Duo,帶給消費者不同的觸覺與視覺的震撼,絕對是華碩引以為傲的共同創作與創新。

(設計師先把對空間的概念,做了一個紙模型,再進入3D蓋模,以求精準)

229- Explore Precision

 

從小就是一個很愛東摸西摸的小孩,所以進到229的材料展示區,怎麼能不亢奮?
喜歡碰觸不同的物件,我想,有一部份,是想要用真正的觸覺,來驗證自己的視覺判斷有沒有正確。Computex 期間的229會議室,完全滿足了我這項怪僻。

這個展區以Explore Precision 為主題,是一個像極了實驗室的材質室。當中分成了Zenbook、Vivobook、跟Studiobook 三個區域,設計師用不同的物件,材質還有顏色搭配,來展現精細準確,所以物件都是井井有條的陳列著。在這裡,我們看到華碩招牌的同心圓,我們看到不同的物件,帶出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聯繫;我們看到製造過程中的CMF及工件,在ideation階段的各式tryout工件等等,讓參觀者從拆解的工件中學到材料或製程,也理解華碩對於每台機台,職人般不妥協的態度。中間的展桌上,陳列著許多有趣的材料,我按奈不住,每個都摸一摸,享受著視覺與觸覺之間的衝突感,真喜歡這樣的229。

(看起來俐落乾淨的展區,事實上都是設計師們經過多番反覆陳列的成果)

(每個地方細節都是設計師們細心的規劃)

感謝優秀的團隊,把原本的113、227還有229會議室,打造成極具營養成分的展區,看了讓人分外的感動驕傲。能在極度有限的時間與空間裡,把每個細節都顧好,確實非常不容易。

我很認真的回想自己最喜愛哪個展區,後來才發現這樣的舉動很無謂;三個展區,各有特色,各有設計師們想要表達的理念跟創意,不同的個體就應該呈現不同的個性,這就是我們想要帶給大家,不同面向的華碩。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