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ROG Robin     彙整: ROG Nestor     圖:title image from <Apex Legends RESPAWN>

有這麼一款遊戲,在完全沒有提前宣傳,也沒有透露任何開發相關風聲的情況下,僅僅是靠著自身優異的遊戲設計及操作表現,便達了發布的8小時內突破100萬玩家,3 天內湧入超過1000萬玩家的壯舉!可說是十分驚人!

apex-legendsimage from <Apex Legends RESPAWN>

它,就是最近大逃殺類遊戲中異軍突起的黑馬:《Apex Legends》

實話說,在看到它的研發商(*註1)跟發行商(*註2)名稱之後,我的反應已經從 原本的「哦~還蠻行的嘛」,變成「666666666」。

不誇張地說,如果Respawn Entertainment創立的故事被拍成電影,那絕對是不輸<賈伯斯傳>,<社群網戰>的劇情大片,其中充滿了創業、合作、背叛、東山再起等通常只存在於電影或小說中的情節。想了解這款遊戲的研發商跟發行商,背後究竟有什麼驚人的故事嗎?想知道為什麼我會變成一名只知道喊“666”的醬油黨員嗎?那就請往下看!

*註1:遊戲研發商 Video Game Developers:又暱稱為Game Devs。簡單來說,就是把遊戲從無到有設計並實現出來的人/工作室,小到一人的獨立研發者,大到百人的研發團隊都有。知名的有Insomniac Games,Ubisoft Montreal等
*註2:遊戲發行商 Video Game Publishers:是出版和發行遊戲的公司,有的是由遊戲開發商發展而來,或著透過收購開發商/與開發商合作的模式運作。不論哪種方式,由於發行商掌握大渠道,有些甚至擁有主機平台,所以通常會具有掌握價格制定,獲得較高分成的優勢。知名的發行商有Nintendo,Sony等

 

一切的開始

時間回到2002年,在協助2015,Inc。工作室完成《榮譽勳章:反攻諾曼第Medal of Honor:Allied Assault》,這款廣受好評、以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FPS遊戲後 (敲黑板:重點要畫線),Vince Zampella,Grant Collier和Jason West,這三名不甘寄人籬下的遊戲設計師,共同創辦了Infinity Ward工作室 (以下簡稱IW),還透過強大的人格魅力,拉走了原本的整個研發團隊,22名成員一個不少,直接打包帶走 @@

……然後於隔年2003,在新金主+發行商 Activision的金援下,他們完成了會下蛋的金雞母:《決勝時刻Call of Duty》,這款以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FPS遊戲 (͡° ͜ʖ ͡° ,就說是重點了吧),奠定了Activision的成功基礎,也就此埋下了日後一系列恩怨情仇的種子。

身為背後金主又是發行商起家的Activision眼光狠辣,一開始就看準了Infinity Ward整個團隊的價值,出錢的同時直接持股30%,而在《Call of Duty》發行隔天,Activision看到首日銷售數字後,直接把持不住化身午夜人狼……額咳咳~不對不對,是雷厲風行的併購了整個工作室,不但讓三位元老繼續擔任工作室的老闆,還給研發團隊每人一份長期契約來安撫人心。

不得不說,這個舉動給了整個團隊一劑強心針,畢竟一間「新生的 (͡° ͜ʖ ͡°)」遊戲工作室,第一款遊戲就大賣在當時可說是鳳毛麟角,而三位創辦人也因此賺的盆滿缽滿。你看,賣公司賺一筆 / 有長期約繼續賺 / 有專人協助處理發行上的瑣事 / 研發主導權(呵呵),這種好事哪裡找?

而此後,Infinity Ward便開始了它的征途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將< Call of Duty>這個系列推向極致,甚至還根據時代的演進,推出了《Call of Duty:Modern Warfare》這個主打近未來科技應用於現代戰爭的子系列,贏得了廣泛好評,當然這背後,也與Activision的全力行銷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對完全不了解遊戲的人來說,射擊遊戲由於有現實世界的元素,遠比其他類型好理解,再加上遊戲本身強大的視覺表現,歷史背景的加成,以及Activision行銷的成功,這一系列作品形塑了外界看待早期遊戲文化的樣板,影響力遠超遊戲範疇,只不過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就是了。 在槍枝氾濫的美國,更是時常被拿來當作槍枝濫用的代罪羔羊。 反正不外乎「都是電玩教壞我的孩子 / 校園槍擊案的兇手,平時愛玩射擊遊戲…」這種陳腔濫調,只能說腦包的人走到哪裡都有,呵呵。

可惜再甜美的蜜月期,終究也有結束的一天,三人組中的Grant Collier首先與老夥伴們分道揚鑣,於2009年進入母公司Activision。 接下來於2010年3月1號,Activision突然以「違反合約與抗命」為由辭去IW的「兩名資深員工」,並派遣保全人員進駐IW辦公室清場,搞得跟電影裡執法單位突擊搜索一樣,一切的異動,也與Vince Zampella和Jason West 在LinkedIn上的狀態更改不謀而合。

然而這,僅僅是開場的前奏,好戲接下來才要正式開始……

 

內部的起承轉合

據稱整起辭退事件的起因,是由於兩人罔顧合約內的限定條款,跑去找其他發行商如Electronic Arts (以下簡稱EA) 談合作。 但是小道消息指出,當時《Call of Duty:Modern Warfare 2》大賣後,IW本來應該拿到銷售的版稅分成,但Activision似乎完全忘了這件事,這才逼得Vince Zampella和Jason West去找其他公司以求突圍……

雖然被辭退,不過大佬就是大佬,直接以拖欠IW版稅為由,於被踢出公司後的第3天就發起訴訟,將Activision告上法庭; 可是Activision也不甘示弱反告兩人,還宣稱他們是「自私自利的陰謀家」,一早就打算將公司機密賣給EA。 (EA表示:……)

後續戰火持續延燒,連原先沒有直接介入的一方也加入了戰局,2010年4月底,Infinity Ward Employee Group (IWEG),這個由38名前任+現任IW員工們組成的團隊,也對Activision發起訴訟,控告對方沒有給當初談好的專案bonus,據可靠消息指出,Activision 故意擋住bonus不發,是為了逼這些員工繼續開發下一個專案,免得他們也跟著離職。

—其實由此可以看出,辭退事件絕非臨時起意,Activision可能和兩位大佬意見不合已久,抑或是發現自己的子公司完全不聽自己指揮,想藉由這個方式將IW重新洗牌。—

有趣的是,2010年3月2號,Activision 的CEO Bobby Kotick,一位純粹的商人,近期Activision Blizzard鬧得沸沸揚揚的近800人裁員事件(*註3)的決策者,發表官方聲明,表示「大家不要慌~ IW仍然是我們的核心,我們沒有放棄!」,至於效果有多少……兩位創辦人被辭退後,截至2010年5月,IW共有46名員工辭職,佔工作室總人數將近一半,其中包括首席遊戲設計師與首席程式設計師。

*3Activision Blizzard裁員事件:雖然從營收層面來看,Activision Blizzard在2018 年達到了創紀錄的營收表現,但是CEO Bobby Kotick認為公司沒有利用到自身的全部潛力,所以才進行裁員。Bobby Kotick 自己每年都坐領 3,000 萬美元的薪資,誠然Activision Blizzard在他的領導下持續創造營收紀錄,但相較Nintendo前總裁岩田聰,在公司艱難時期將自己的薪資減半來「共體時艱」,Activision Blizzard卻是在拿下創紀錄營收後宣布裁員,自然引來大批的不滿,甚至出現要Bobby Kotick下台的聲浪。另外「自願」離職的員工們,雖然有許多人獲得了高額的離職金,但是也認為「當公司一次又一次的調高離職金額,你會開始失去(保留工作的)希望,並且沒辦法看到好的選擇」。

如果你問我,我會說效果十分顯著,居然還留了一半的人吶XD

 

不過玩笑歸玩笑,Activision首先在「查明IWEG沒有參與出賣Activision的陰謀」後,決定「支付IWEG的和解金,以省去訴訟時間」,雖然只有被求償金額的30%左右,但好歹是付了。 非常「巧合」的是,Activision做出決定的時間,正好是原本預計與兩位大佬對簿公堂的前三周…… (呵呵,好巧 @@,而且在付錢之前還硬是要裝),這場沒有煙硝的戰爭,最終在拖延了近2年後,兩方才於2012年達成私下庭外和解,整起事件才算告一個段落。

雖然在案件上停滯不前,但是Vince Zampella和Jason West可沒打算等到結果宣判才重新出發 (大佬表示:這樣打臉不夠狠)。 他們在發起訴訟後的一個月,馬上宣布成立新工作室Respawn Entertainment (以下簡稱Respawn),並已經與EA談好條件,未來所有Respawn發布的遊戲系列智財權都歸屬於EA (EA表示:Activision這種神隊友,麻煩再來一打~)。

如果僅僅是這樣,可能對Activision的打擊還不夠大,但接下來的發展絕對讓Activision捶心肝。先前提到的46名離職員工,有38名直接宣布加入Respawn。

具體對IW有多傷?他們除了保留一部分的美術組人員外,其他像是動畫組、關卡設計組、背景劇情組、程式設計組甚至是各組的leader,基本上都跑到Respawn了,只留下一個名為IW的空殼。 然後Respawn在2014年3月就推出了重生後的第一款作品,讓他們直接崛起的大作:《Titanfall》,證明了他們脫離《Call of Duty》系列後,仍然能創作出讓玩家為之瘋狂的遊戲。

Respawn Entertainment的故事就此告一個段落,是不是覺得好比Netflix影集般曲折離奇呢?不得不說,現實有時候,真的比小說更難以置信。 時至今日,Respawn仍然在持續突破自身極限。 述說了這款遊戲的發展前奏後,再請大家期待下一篇一探《Apex Legends》這款新作的魅力!

 

—————未完待續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