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新加坡使用者研究員爵銘,同時是一位攝影創作者,對攝影的熱情,認知以及投入,絕對不亞於專業。自從大學學習工業設計接觸到攝影課之後,爵銘被攝影之美所吸引而投入,成為了自己的興趣,開始嘗試不同的攝影類型,建築,自然野生動物,外景模特,體育比賽拍攝活動等。攝影也從記錄旅行的工具,直接變成了旅行的目的。從歐洲的交換學生旅行生活,尼泊爾的登山攝影,印度街頭攝影,到印尼參加野外攝影團,帶回來一張張精彩攝影作品。
攝於印度Jaipur。想要模仿類似紀錄片的風格,不僅是風景的記錄。
爵銘一開始很喜歡的野生動物攝影,特別跟著國外的團去印尼拍攝。
尼泊爾湖邊風景
從一次次的旅拍回來,爵銘覺得,除了拍出好看的照片以外,拍這些照片的意義是什麼,想要分享的是什麼?有時候覺得覺得一些旅行的照片就是純粹好看,似乎缺乏了背後的含義。於是爵銘開始思考帶有文化觀察的攝影主題創作,用比較紀錄片的手法來呈現。比如和華人文化相關的燒金紙,拜拜,歌台這些。華人的鬼月他就拍了一個鬼月的專題。作為一位設計研究員,本身就要對人群有敏銳的觀察力,才能了解用戶的使用需求。當敏銳的觀察力加上攝影眼的時候,激發出的創作作品更加讓人期待。有人物,就有故事,攝影作品就自然而然有生命力。
京劇演出的後台與前台
鬼月祭拜專題
(左上)家中自己做的蛋捲
(左下)表姐結婚那天,表姐的爸爸在陽台望著等著她回來。看到爵銘在拍他,就問他有什麼好拍的呢?亞洲的家長都不善於表達心中的愛,如果了解了照片背後的故事,或許能體會到爸爸對女兒的愛從照片中滿滿的溢出。
(右上)阿公在世的時候,在理髮店理的照片。也是表姐結婚那天,爵銘和表弟一起陪阿公去理髮。爵銘的阿公阿媽就住在這個理髮店同一棟,所以往來非常熟,小時候都去那邊剪頭髮。不過現在都棟建築已經被拆掉,照片裡面的一幕也已經沒有了。
(右下)幫小孩理髮的一瞬間。
Everyday Heroes 街坊英雄
目前最主要的創作集為Everyday Heroes(街坊英雄)。爵銘到新加坡的街坊中觀察和尋找素材,去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群。爵銘對於內景或者外拍擺拍的東西不大擅長,比較喜歡當下場景的側拍。為了抓住一張張自然的神態,爵銘會先告訴對方自己的意圖,徵求被攝者的同意。當他們知道有人在旁邊拍,反而會比較大方的展現自己自然的一面,甚至為了協助拍攝提供額外服務。雖然有可能被拒絕,但也總比在旁邊偷偷摸摸抓快門,結果拍不出好的照片好。這個專題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創作,哪知一拍就拍了100多張,收錄了精選的60-80張左右。
製作傳統宗教器物和各種古董收藏的達人
(左上)傳統手工鳥籠製造。新加坡會把這樣的鳥籠成群高掛來讓鳥一起鳴叫合唱。
(左下)鐘錶維修
(右上)新加坡傳統的路邊冰淇淋阿伯
(右下)中藥店鋪阿姨
寧可大方被拒絕,也不要偷拍拍出不滿意的作品。
說到攝影器材,和一般的人像攝影不同,Everyday Heroes系列全部都是用廣角拍攝。有的人覺得廣角人像很變形,但在空間不夠大需要表現環境的時候很有用,而且使用廣角鏡可以和被拍人有比較近的距離,這樣和對方不會太疏遠,有親切感,可以一邊聊一邊拍。出來的照片也近似人真實的視角,好像是你用自己的眼睛在面對面看著這個人。很遠的那種90-100mm的人像攝影鏡頭,雖然很好看,但感覺就是兩個字——“很遠”。
爵銘在報紙上看到模範司機的報導,就跑去公車總站找他拍攝。他很友好,了解爵銘的攝影目的之後,馬上帶爵銘去公車上拍。後來爵銘覺得靜止的公車窗外背景有點不夠自然,就請求跟著他一起開出去走一段路,這樣背景會比較像真的。這種車內的近距離只有廣角才能拍的出來。
上過報紙的新加坡最友好公車司機
除了器材之外,還有些更重要的攝影師軟實力“soft skill”。比如我要拍你,我要和你聊天,讓你覺得不緊張,才能展現舒服自然的一面。就算你的攝影技巧很好,不懂得與人溝通,你也永遠只能拍好看的照片,或者等人家來請你。
年輕人自己經營的燒烤店
他們都知道我要拍,有的和我聊的多有得聊的少。也有在某些情況下,路過看到角度剛好合適,就快快按下快門。有些則的確是需要擺拍的,因為不可能每次都能抓到每個人正在做什麼,也不可能叫人家為了幫你拍照開始打掃。一般就抓他們正好在工作的場面,依照需要做一些場景安排。爵銘不會干涉到他們的細節動作,東西要拿多高,眼神要看哪裡,只會提醒他們,好像在認真的做一件手上的工作。一般被拍的阿姨阿伯的第一反應都會說自己有什麼好拍的,又不美,爵銘就要解釋一下,有時哄一下,稱讚一下,表達自己想要拍的感覺,讓被攝者樂於協助。
(左上)製作辣椒等香料的廚師
(左下)專門幫來新加坡打工的印度人拍相親照寄回家的老攝影師
(右上)除了記錄年紀大的職人,也有在年輕人的創作。這位是新加坡的年輕手工藝設計創作者。
(右下)製作紅龜糕的阿姨
新加坡旅遊局的新行銷廣告叫Passion Made Possible。從一個市民的passion story來行銷新加坡旅遊。政府找了一些當地名人做一些代言行銷,比如榮獲米其林餐廳榮譽的街邊小販廚師等。但他們對市民來說,還是很遙遠,沒有共鳴。因為剛好爵銘有協助他們做一些提案做活動策劃,所以也有提供Everyday Heroes拿出來用這個系列做展出。爵銘希望能夠記錄下我們每天活動,吃東西的一些地方,會遇到的各行各業的不同素人,不是社會上的名人,讓觀看的人會更有共鳴。
God Amongst Men 人中的神 乩童法事記錄攝影
這組作品是攝影班的作業,爵銘選擇了記錄一位宗教工作者乩童的服務,比較特別的是他在一般的組屋樓下的一個屋子做法事,不是在廟裡面。台灣也有類似這樣的文化。爵銘拜訪的這位“專攻”提供齊天大聖,散財童子還有謝將軍——地獄裡面的一個神。
當神明“上身”的時候乩童就會很激動,有時候動作很大,旁邊的人都會各自負責不同的事情。依據誰“上身”他們會幫忙準備不同的“制服”,因為大聖爺的聲音很高並不好懂,也有在專人幫忙翻譯,也有人幫忙處理寫下的神符。不同人會求不同的東西。都不收錢,只有樂捐箱,來幫忙的都是信眾,覺得和神有聯繫或者想要積德,來幫忙。
新加坡租屋中乩童的工作室。常有人來求神問卜。
(左上)“上身”的時候,大家各司其職的在旁協助。
(左下)地獄來的謝將軍,場景燈光設定就會比較暗,也有點煙給提供神抽。
(右上)有的人帶貓來尋求神明祝福。
(右下)散財童子來的時候,小孩子氣氛就很不一樣,聲音就是比較小孩子,過程也比較活潑。
爵銘還會繼續的創作,也有些很多人在問,什麼時候要出書,什麼時候還有新作品。他設立了一個類似工作室一樣屬於自己的攝影網站Plain Studio。所謂Plain,就是樸實無華,平平淡淡,不需要太多的setup,讓人物和場景自己訴說自己的故事。
由於篇幅關係無法整理所有的精彩作品。有關Everyday Heroes和Plain Studio的其它創作,可以觀看這個網站。Plain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