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nny Chu  圖片提供:林宏瑋

千萬不要以貌取人,不然很容易會錯過像瑋恩這樣的優質男。
眼前這位大男孩,要是跟我說他是一個靠著幾分帥氣而不務正業的古惑仔,說真的,就憑他跩跩帥帥的外表,我還真的會相信。還好我沒有因為錯判一本書的封面,而失去閱讀一本好書的機會。

瑋恩是我們的資深工業設計師,工作能力自然不在話下,短短幾年就設計出幾件叫好又叫座的產品,的確不簡單;不過在這個單元裡,我們不談這種理所當然,我們來談一種喜出望外:瑋恩是一個會一大早爬起來自我魔鬼訓練的狂人;能在廚房裡安安靜靜的做著甜點的暖男,卻又會在原野中瘋狂打鼓的搖滾怪人,這個人不是天才,應該就是個瘋子。所以與其說我想跟大家介紹瑋恩這個人,倒不如說我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發現寶藏的那份驚喜。

「單速車發燒友」、「甜點暖男」及「搖滾鼓手」

訪問瑋恩一點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決定介紹他哪一個部分。因為不管是「單速車發燒友」、「甜點暖男」還是「搖滾鼓手」,哪個三分之一,都是那麼的有趣。瑋恩的眼睛不算大,但幾次跟他交談的過程中,發現只要跟他提到「單速車」這個關鍵字,他眼睛睜開的幅度之大,那股熱情,實在不得不讓我想更進一步了解瑋恩與他的單速車!

這讓我想起若干年前,看到了一台非常漂亮的腳踏車,但最終因為騎上去之後發現沒有煞車而作罷。那就是我對單速車非常皮毛的印象:「很漂亮,但沒煞車」。瑋恩跟我一樣,最初是先被單速車的外表給吸引住的;跟我不一樣的是,他花了一年時間,好好的研究跟了解單速車的種種,然後真正的愛上。瑋恩說,那大概像是一種戀愛的過程吧。的確,如果這是一段愛情故事的話,這就是從2013的一見鍾情,延續到至今終成眷屬的過程了。這聽起來有點矯情,不過事實上,勇於追夢,本身不就是一種浪漫嗎?

瑋恩每週都會有三天是五點起床,從石牌騎到陽明山小油坑,在山上待上片刻,回到家梳洗乾淨後再上班。想到當時自己嘗試練習用腳剎車的那種無能為力,實在無法想像瑋恩那一週三次海拔725公尺山路騎乘。那需要的,除了一副健康的體格之外,就是那百份之很多很多的毅力跟控制力了。

我問瑋恩,單速車最讓他神往的地方在哪?他說:「我很喜歡單速車每個零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而組裝,譬如說鋁的輪框,如果換成碳的,就可以減輕重量參加比賽。」瑋恩的眼睛繼續睜得大大的說:「每個零件,組裝起來都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看起來,摸起來,用起來都不一樣,從組裝到完成騎程的那份挑戰,是我覺得單速車的迷人之處。」

瑋恩描述的,是屬於一個設計師的堅持跟執著。看看他的三大興趣:單速車、搖滾樂跟做甜點,乍看似乎沒有太直接的關連,但仔細想想,它們其實都有一些共通性,就是那份對於精準的要求。打鼓的拍點要精準;做甜點的食材比例要精準,單速車的每個零件細節都要精準,這樣結果才會讓人滿意。這份對準確度的要求,完全解釋了為什麼這個不到三十歲的大男孩,可以設計出好看又好用的產品了。

我問他,對於單速車的夢想是什麼?他跟我說:「三十歲之前,我希望騎著車到十個城市旅行。現在我已經去過了東南亞最高公路的武嶺、上海、大阪京都、東京、紐約、馬尼拉、曼谷、香港跟島波海道,下一站會是巴黎跟倫敦。」會說瑋恩這份對單速車的熱情是種浪漫,絕非言重。瑋恩繼續說:「帶著腳踏車去旅遊,跟一般的旅遊完全不一樣;騎著車旅遊,會更注意周遭細微的事情,隨時可以停下來,更加細細品味屬於每一個城市的美。」

不過話說,瑋恩在騎車的過程當中,並不是一直都這麼的雲淡風輕的,自我要求特別高的他,曾經因為過度執著,太在乎每分每秒的成績而迷失自己,當他發現騎車越來越不快樂的時候,就決定把好勝心跟手錶丟掉一旁,專心的享受每一個踩踏所帶來的快樂,終於重新找回了騎車的初心。除了無限的毅力跟自我的控制力之外,瑋恩更讓人欣賞的是那種不時的自我反省,不斷的自我修正,那絕對是造就他成就的其中一項條件。

在動靜之間,室內室外,都能找到興趣已經不容易;更難得的是,瑋恩都能夠把它們都做到極致,而最終變成他的招牌強項。
能夠像瑋恩一樣堅持到底,人生必定有無窮的喜出望外,這是我始終願意相信的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