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玫伶 / 攝影:陳玫伶

「觸覺」一向是設計產品的重要考量之一,在早期包浩斯的設計教育裡,就有許多材料感受再發現的相關課程,Johannes Itten就曾經在「材料與材質的學習」這堂課上,要求學生「盲摸各種材料」,然後製作出觸感蒙太奇。

我們在華碩進行過的許多研究也發現,當人們要開始談到「品質」或「質感」議題的時候,總是會用「觸覺」來表示,例如用二隻手指壓住筆電側邊,會凹陷代表不扎實;或是用指尖滑一下週邊,會刮手表示做工不佳;甚至用手輕開螢幕,力道太重太輕都讓人覺得次級。

觸覺不思議」是三位學者和一位材質藝術家共同撰寫的書,裡面由廣而深的介紹「觸覺」這個領域的內容與應用,首先先介紹所謂的「觸摸」代表什麼意思,典型的動作就是用手指輕摸表面、或用手心蓋住物體感受、及用雙手包覆觸摸,但用臉磨擦動物毛髮、全身跳入游泳池、大口吃冰…也都是觸覺的感受。

有趣的是這些動作回收到的資訊,不完全只是訊息而已,也包含情緒,例如書上舉出有個研究發現,喝熱咖啡的人會喝冰咖啡的人,更容易認為他人「很溫暖」;甚至是交涉時請對方坐柔軟椅子會比坐硬邦邦椅子,來得容易說服別人。

第二章便從科學角度來深入解析觸覺包含的象限。人之所以會有感覺,是因為身體的觸覺感受器,也就是某些感覺神經分支組成,包含:游離神經末稍、默克細包、梅斯納氏小體、巴齊尼式小體、魯斐尼氏末梢,最淺層位於表皮角質裡的就是游離神經末稍,對熱、壓力、及化學反應都很快,所以冷痛這類會危急生命的訊號,就能率先通知。而默克細胞位於表皮最下層,負責壓力感測,所以當手指輕壓,人們就能知道物體的紋理。其他的感受器就位於真皮層裡了,多數只對「振動」有感,所以當我們貼上低週波治療器人,針對的窗口就是他們。

最有趣的是,人類基本上全身都是觸物感受器,但其實每個部位的感受品質落差很大,下圖是我依照書上第61頁重製過的簡圖。二點覺閾就是「受試者盲測,能感受二根針刺激的距離」,愈紅的表示愈短(距離太短,人們會覺得只有一根針)。而壓力閾值則是皮膚能壓受到的施壓力道,藍色愈深力道愈輕。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手指、鼻尖、嘴唇是感覺最靈敏部位,且臉部對壓力感受比手指高。

因此我們可以想像為什麼情人的吻這麼甜蜜、為什麼擁抱令人感動、為什麼手指腳指很敏感卻不太怕痛。

在科學理解後,接著進入「共感覺」的世界,因為人的感覺其實是互相影響的,我們五官收到的資訊全部匯入大腦後、大腦整理完才會發出一個結論,而非單純接受就有反應。例如:自己搔自己的癢是沒用的,因為視覺早已提早通知大腦,大腦已有預先準備,所以皮膚不會因為突然的刺激而發癢;或是用放大鏡看著自己的皮膚再去觸摸,感受會加強,因為視覺放大了觸覺感受。同理可證,若用放大鏡看著被蚊子叮的胞,再去抓抓看,也許會比較止癢。

2016年很紅的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一堆人利用高感度麥克風錄了輕聲細語、搓泡泡、喝水、刮鬍子…的聲音,然後分享出來給其他人聽,聽過的人據說腦袋都會有種酥麻的療瘉感,其實也是用了相同的原理,利用具象且直接的聲音,引發人們的視覺經驗,讓人的體驗一瞬間轉到「貼近某些人的情境」,進而產生親密而愉悅的感受。

書的末章很實際的引到「創造真實感」的方法,運用觸物感受器的特點與盲點就能產生很多擬真的效果,例如游離神經末稍雖然對於「壓力」是敏感的,但對於「振動」及「左右位移」是不太清楚的,所以蘋果在2015年iphone 7的Virtual home key就是讓手指在輕壓不到1mm時,手機的迷你馬達立即產生橫向振動,手指便產生了實際按按鍵的感覺。實際要實作也不複雜,只要準備好麥克風、迷你馬達、紙杯/木棒/繩子(可以傳聲與觸摸的東西即可),即可將收到的聲音轉成觸覺、或是將觸覺轉成聲音,製造擬真感,難的部分在於收到的資訊應該調校過後再送出,修正收音與送音過程的誤差。

這是一本以觸覺為主題的設計教科書

整體而言,閱讀後的收獲頗多,過去人因相關的設計書籍,通常是講行為或心理學,比較少涉及感官的,頂多是提到如何增加感官的刺激達到更好的行銷效果。也許因為個人對於心理學不太熟悉,所以當作者在解釋某種觸覺為什麼令人喜愛,都深深佩服,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舉例來說,人們之所以喜愛擁抱柔軟的泰迪熊,一來是因為泰迪熊中性且似笑非笑的表情,二來是因為柔軟觸感可以安撫情緒,帶來「被他人接受」的安全感。這些說明,對於設計產品在選用材質時,有很大的幫助。

以下三點是我從書中學到,在設計數位產品時可以應用的點:

  1. 手指的觸覺,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將會愈來愈靈敏。
  2. 人的觸覺會因為溫度提升而變得更敏銳(約35-40度),也許某些電子產品可以不用降得太低溫?
  3. 皮膚的錯觸覺可以好好利用,Nintendo Switch的HD震動只是開端,未來說不定杯子會因應不同液體而產生不同錯覺,讓飲料更好喝…。

探索更多來自 Asus Design Center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